光响应性纳米PROTAC通过代谢重编程增强焦亡介导的免疫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新策略

时间:2025年9月27日
来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光动力疗法(PDT)在肿瘤高糖代谢和缺氧微环境(TME)中的局限性,开发了一种酶响应型纳米PROTAC(NanoTAC)系统。该系统通过降解HK2蛋白抑制糖酵解和线粒体呼吸,逆转TME缺氧状态,显著增强PDT诱导的焦亡效应,并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在TNBC模型中实现了60%的完全缓解率,且有效抑制转移和复发,为代谢干预联合光免疫治疗提供了创新策略。

广告
   X   

肿瘤微环境(TME)的缺氧和高糖代谢特性严重限制了光动力疗法(PDT)的疗效,同时阻碍了抗肿瘤免疫应答。PDT虽能诱导焦亡(pyroptosis)这种具有免疫原性的细胞死亡方式,但缺氧导致活性氧(ROS)生成不足,而肿瘤细胞依赖的Warburg代谢又进一步消耗氧气并产生免疫抑制性代谢物。此外,传统纳米载体存在载药量低、稳定性差和潜在毒性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难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光响应性纳米PROTAC(NanoTAC),通过超分子自组装实现无载体纳米化,兼具靶向蛋白降解和光动力治疗功能。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关键技术:
  1. 1.
    酶响应型纳米PROTAC的合成与自组装技术(基于cathepsin B可裂解 linker连接HK2靶向PROTAC与光敏剂verteporfin)
  2. 2.
    分子动力学模拟与溶剂可及性分析(CHARMM力场与GROMACS软件)
  3. 3.
    体外肿瘤模型评估(4T1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含缺氧模型)
  4. 4.
    体内正交肿瘤模型(BALB/c小鼠原位TNBC模型)
  5. 5.
    免疫细胞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DC成熟、CTL活化及细胞因子分泌)
  6. 6.
    蛋白降解机制研究(Western blot分析HK2降解途径)
  7. 7.
    实时生物发光/荧光成像(IVIS系统监测肿瘤靶向与肺转移)
Design,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证实药物偶联物通过烷基-烷基、π-π堆积等疏水作用自发组装成73.58 nm的纳米颗粒,在血清中保持4天稳定性。紫外光谱显示其保留verteporfin特征吸收峰,ROS量子产率达0.78。Cathepsin B特异性激活实验表明仅在肿瘤生物标志物存在时发生裂解,释放活性PROTAC(对HK2和VHL的KD值分别为3.48 nM和5.29 nM)。
In vitro glycolysis inhibition and photodynamic activity
NanoTAC在4T1细胞中呈时间依赖性积累,12小时达峰值。通过蛋白酶体依赖的途径降解HK2,抑制糖酵解(乳酸产量下降)和线粒体呼吸(氧消耗减少)。在缺氧条件下,NanoTAC(+L)组的ROS生成仅下降36.1%,显著优于VPF(+L)组的79.1%下降率,证明代谢重编程有效改善PDT效率。
Enhanced pyroptosis to increase antitumor immunity
激光照射后NanoTAC处理组显示c-CASP3和GSDME-NT片段上调,伴随细胞膜气泡状形态变化。JC-1染色证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DAMPs(CRT、HMGB1、HSP70)释放显著增加,促炎因子IL-18、IL-1β、TNF-α、IFN-γ分泌升高,而IL-10下降。共培养实验显示成熟DC(CD11c+CD80+CD86+)和CTL(CD45+CD3+CD8+)比例显著增加。
Biodistribution and antitumor efficacy in an orthotopic TNBC mouse model
体内分布显示NanoTAC通过EPR效应在肿瘤区域富集,蓄积量是游离VPF的3.57倍。治疗组肿瘤中HIF-1α和乳酸水平下降,T细胞耗竭标志物PD-1/TIM3表达降低。NanoTAC(+L)组实现60%完全缓解,组织学显示广泛细胞死亡,且主要器官无损伤。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in primary and recurrent TNBC
免疫分析显示肿瘤内CRT+细胞增加,DC和CTL浸润提升1.42-1.73倍,Treg细胞减少44.81%。肿瘤复发模型中,记忆T细胞(Tem)比例升高,血清IFN-γ、TNF-α、IL-6水平显著提升,证实获得性免疫激活。
Prevention of metastatic TNBC formation
Transwell实验表明NanoTAC通过降解HK2抑制Akt1/MMP-9/纤维连接蛋白信号通路,降低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肺转移模型显示NanoTAC(+L)组转移结节数量显著减少,肺组织中CD8+IFN-γ+细胞浸润增加,生存期延长。
该研究创新性地将PROTAC技术与PDT相结合,通过代谢重编程克服了TME缺氧对光动力治疗的制约。NanoTAC平台具备高载药量(78.55%)、酶触发靶向激活和免疫微环境重塑等多重优势,不仅诱导强烈的焦亡依赖性抗肿瘤免疫,还有效抑制转移和复发。这种超分子自组装策略为PROTAC的临床转化提供了新思路,尤其适用于代谢异常的高度恶性肿瘤。研究结果发表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39.3),为癌症免疫治疗领域提供了兼顾精准性与安全性的解决方案。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