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HCC)占原发性肝癌的90%,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多样,包括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以及酒精相关肝病。HCC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20%,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无法接受根治性手术或肝移植。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标志着不可切除HCC系统性治疗的开始。通过SHARP试验(NCT00105443),索拉非尼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10.7个月 vs. 7.9个月)和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PFS)(5.5个月 vs. 2.8个月),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HCC系统性治疗药物。然而,其临床获益有限,客观缓解率(ORR)较低,且最终会产生耐药性。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其联合方案的出现改变了HCC的治疗格局。然而,多数患者仍无法从当前系统性治疗中获得持续获益。ICI单药治疗的缓解率约为15%-20%,TKIs提供的生存获益也有限。即使接受了根治性治疗,复发也十分常见,凸显了当前治疗策略的局限性以及对更有效系统性治疗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