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上海市农委证实,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将于3月20日起正式实施。今后,如果未按规定标识,相关产品及加工品将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或进口。国家农业部表示,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任何转基因食品批准上市。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均为进口货。 专家表示,此举是为了规范农业转基因产品的销售行为,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事实上,转基因产品可能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市民生活。像一些超市所卖的进口色拉油、豆奶等,都可能含有转基因大豆成分,但大家并不了解。”中科院副院长、植物学家许智宏院士指出:让转基因产品“标明正身”,买或不买,吃或不吃,消费者可以进行自主选择。 据了解,此前,日本、美国、欧洲等都实行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制度。 首批贴上标签的转基因产品 大豆类: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 玉米类: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 油菜类:油菜种子、油菜子、油菜子油、油菜子粕 棉花类:棉花种子番茄类: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什么是转基因产品 农业转基因产品(含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转基因技术,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此种基因食品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都有所转变。 目前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的5种转基因作物分别是:玉米、番茄、大豆、马铃薯、棉花。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则分列生产国家前三位,其中50%以上的美国产大豆、玉米都是转基因的。 在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和林木共有22种,其中转基因棉花、大豆、马铃薯、烟草、玉米、花生、菠菜、甜椒、小麦等进行了田间试验,转基因棉花已经大规模商品化生产,但目前还没有转基因食品被批准上市。 图为超市货架上的进口商品。 摘自[文汇报] |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