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2015-2024年间6月龄-17岁儿童流感疫苗未接种原因展开分析,发现家长对流感严重性认知不足(48.2%)、疫苗安全性担忧(43.3%)及有效性质疑(37.0%)是主要障碍,且COVID-19大流行后风险认知显著降低。基于NIS-Flu调查数据,揭示了需通过加强ACIP(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推荐和科普教育提升接种率的干预路径。
流感一直是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尤其对5岁以下儿童风险更高。尽管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自2008年起就推荐6月龄-18岁儿童常规接种流感疫苗,但2023-24季的接种率仅为55.4%,远低于《健康人民2030》设定的70%目标。更令人担忧的是,接种率从2019-20季的63.7%持续下滑,这与COVID-19大流行后家长对呼吸道传染病风险认知的改变密切相关。
为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研究人员分析了2015-2024年间国家免疫调查-流感(National Immunization Survey-Flu, NIS-Flu)的家长报告数据。这项覆盖五个流感季(2015-16、2016-17、2019-20、2022-23、2023-24)的研究,通过随机数字拨号电话调查收集了11,955至16,509名未接种儿童家长的反馈,采用t检验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与未接种原因的相关性。
主要技术方法
研究基于NIS-Flu的横断面调查数据,该调查2018年后转为纯手机用户抽样。通过标准化问卷收集家长报告的疫苗接种状态及14类未接种原因,采用加权分析保证全国代表性,并运用t检验比较不同人群和季节间的差异。
结果
Abstract
研究发现三大核心未接种原因:48.2%家长认为孩子"不太可能因流感重症"(2019-20至2023-24季增长最显著)、43.3%担忧副作用、37.0%质疑疫苗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仅3%提及费用问题,显示可及性非主要障碍。
Introduction
历史数据显示,2019-20季接种率达峰值后持续下降,2022-23季约1/3家长存在疫苗犹豫。研究特别关注了COVID-19前后家长态度转变,发现大流行后对流感风险认知明显弱化。
Methods
分析涵盖五个代表性流感季,通过多变量模型验证了种族(白人家长风险认知更低)、年龄(青少年家长更易低估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Results
州级分析显示地域差异显著,南部州家长更关注疫苗安全性(p<0.01),而中西部更倾向低估疾病风险。随时间推移,"担心孩子感染风险"的应答比例上升了12.7个百分点(2015-16 vs 2023-24)。
Discussion
与既往研究对比发现,COVID-19后家长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关注呈现"特异性转移"——更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而忽视流感。研究指出,医疗提供者(provider)的明确推荐可提升23%的接种意愿。
结论与意义
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后疫情时代家长流感疫苗决策的心理机制转变。Katherine E. Kahn团队指出,针对性的临床沟通策略应包含三要素:强调流感严重性(特别是对<2岁儿童)、提供疫苗安全性的循证数据、解释疫苗虽非完美但可降低重症风险。这些发现为ACIP更新临床指南提供了实证依据,对实现《健康人民2030》目标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论文成果发表于《Vaccine》期刊,为全球应对疫苗犹豫现象提供了美国范本。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