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产前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暴露与子代出生结局的多国队列研究

时间:2025年7月13日
来源:Environmental Health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父母产前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暴露对子代出生结局的影响展开多国队列分析。研究人员通过测量498对夫妇妊娠期血清中PFOS、PFOA等5种PFAS浓度,结合医疗记录中的出生体重、身长等数据,发现母体PFOA暴露可能与子代低出生体重相关,而父源PFNA、PFDA等暴露或影响子代身长。该研究首次在相同队列中比较父母暴露效应,为环境污染物跨代影响提供了新证据。

广告
   X   

在环境污染与生殖健康领域,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因其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引发广泛关注。这类广泛应用于不粘涂料、消防泡沫等产品的化学物质,已被证实可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尽管母体PFAS暴露与低出生体重的关联已被多项研究证实,但父源暴露的潜在影响却长期被忽视——精子表观遗传学研究表明,环境污染物可能通过改变父系表观基因组干扰胚胎发育,这一科学假说亟需流行病学证据支持。

针对这一科学空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健康科学系(Yal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联合丹麦、波兰等国的研究人员,利用INUENDO多国出生队列展开创新性探索。该研究纳入2002-2004年间格陵兰、波兰和乌克兰498对夫妇的妊娠期血清样本,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精确测定PFOS、PFOA等5种PFAS浓度,并通过医疗记录获取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等客观指标。研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加权最小二乘线性回归和分位数g-计算法,在控制配偶暴露等混杂因素后,分别评估父母暴露的特异性效应。

主要技术方法
研究基于INUENDO多国队列(格陵兰178对、波兰142对、乌克兰178对),采集妊娠中晚期父母血清样本,通过LC/MS/MS检测PFOS、PFOA等5种检出率>80%的PFAS化合物。采用多重插补处理缺失数据,运用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每IQR增加暴露量与出生结局的关联,并通过分位数g-计算评估混合物效应。

PFAS暴露水平差异


数据显示父源PFAS浓度普遍为母源的2倍,格陵兰居民暴露水平最高。PFOS在父母样本中均为优势污染物,且父源PFAS间相关性更强(r=0.40-0.92)。

出生结局关联分析


关键发现包括:
  1. 孕龄无显著关联:未发现任何PFAS与孕龄存在统计学关联
  2. 母体PFOA效应:调整父源暴露后,母体PFOA每IQR增加(2.9 ng/mL)与出生体重降低107g(95%CI: -250,37)相关
  3. 父源暴露特征:PFNA、PFDA、PFHxS均显示与出生身长负相关趋势(如PFHxS β=-0.19cm,95%CI: -0.39,0.01)
  4. 混合物分析:未发现父母PFAS混合暴露的联合效应

结论与意义
该研究首次在多国队列中系统比较父母PFAS暴露效应,发现母体PFOA可能独立影响胎儿生长,而父源特定PFAS或干扰身长发育。这些发现为环境污染物跨代传递机制提供新视角:父系通过表观遗传等途径影响子代发育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尽管效应值较小且置信区间宽,但研究设计的创新性——通过配偶互控减少混杂,采用分位数分析捕捉敏感亚群——为后续大样本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论文发表于《Environmental Health》凸显其公共卫生价值,提示需将父源环境暴露纳入生殖风险评估体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