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鱼事件:天灾还是人祸?

时间:2013年3月19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广东跳跳鱼事件虽然只是地区性小范围事件,但是反应出来的问题不小,目前相关部分指出,这可能是由于鱼吃了受污染的海草海藻所导致的,但是参考此前的水产品药物残留的各种事件,此次事件是天灾还是人祸,有待进一步证明……

广告
   X   

生物通报道:跳跳鱼又称弹涂鱼、跳弹鱼,这种鱼虽然黑不溜秋,但却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因此成为了饭桌上的一道佳肴,有"冬天跳鱼赛河鳗"的说法,不过近期广东接连出现的食物中毒事件,令这种鱼成为了众矢之的。

上周末,广东湛江雷州市英利镇、东方红农场、幸福农场陆续出现了食用跳跳鱼中毒事件,目前当地医院共接受入院治疗的中毒病人21人,其中一名中毒病人因病情恶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治疗,另有4名病人经治疗后康复出院。

通过各单位迅速介入调查,据称此次事件可能是因为吃了被污染的海草、海藻等生物,造成毒性聚集在鱼肉里,人们吃了这种鱼后中毒。

污染物生物富集

按照这么说,这应该是一种污染物生物富集现象,所谓生物富集是指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

污染物是否沿着食物链积累,决定于以下三个条件:即污染物在环境中必须是比较稳定的,污染物必须是生物能够吸收的,污染物是不易被生物代谢过程中所分解的。

关于污染物生物富集现象造成的影响,此前已有记载,如1952年~1957年间,有鸟类爱好者观察到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的出生率在下降,这是受到DDT生物富集的影响,随后的研究则表明,高浓度的DDT会导致白头海雕的卵壳变软以致无法承受自身的重量而碎裂。直到1972年11月31日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正式全面禁止使用DDT,白头海雕的数量才开始恢复。

而此前引发广泛关注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也有可能,或者说已经造成了污染物生物富集,法国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院曾表示,以微粒形式沉淀到海底的放射性物质存在危险,需要长期监测,而且放射性物质有可能在鱼类体内生物富集。

如放射性铯,在软体动物和海藻中的富集率是50倍,但在鱼类中则会富集400倍。最新消息(3月18日)也指出,福岛港湾发现鱼类体内放射物超标7400倍,报导称,食用1公斤这种鱼,遭受的内部辐射量约为11毫希沃特,相当于照射了11至22次X射线胸部透视。

水产品药物残留

据报道,食用这种鱼后,一些患者出现嘴巴紧闭、手脚麻木、神智不清的病症,一位幸福农场的员工表示,将剖开的跳跳鱼内脏扔给鸡吃,未到15分钟,这只鸡便中毒倒地死亡。

出现这样严重的后果,与此前的“鳗鱼事件”、“多宝鱼事件”药物残留相似,所谓水产品药物残留,其实大家也都熟悉,就是再水产品养殖过程中,投入抗生素等药物防止水产品生病,减少产量。民间还有传闻一些更为恶劣的手段,如利用雌激素养殖鳝鱼等等之类。甚至有科学家指出,在中国食用鱼类及海鲜等于自杀。

比如此前发现在一些养殖水产品中可检测出AOZ,这是一种致癌作用很强的物质,不但能够与组织蛋白结合、很难消除,而且与蛋白结合后能够释放出一种诱导生物有机体突变的物质。所以说,一些药物在生物体内代谢变异化合物的危害性甚至比原形药更大。

这也可以说成是另外一种“生物富集”,不过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就是一种更为直接的“人祸”,对于此次事件,相关部门虽然已经指出了可能是由于鱼食用了被污染的海草海藻等生物,但具体情况如何,还诱导进一步证明。

(生物通:张迪)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