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来自多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SuShiE模型,通过利用连锁不平衡异质性改进多族群cis-分子数量性状位点(cis-molQTL)精细定位,在TOPMed-MESA和GENOA研究中成功将基因定位率提升18.2%,并发现功能缺失不耐受基因存在跨族群异质性,为白细泡相关疾病的转录组-蛋白质组关联研究提供新工具。
这项研究提出共享单效应总和模型(SuShiE),创新性地利用不同族群间连锁不平衡(LD)异质性特征,实现了三大突破:首先将cis-分子数量性状位点(cis-molQTL)的精细定位分辨率提升到新高度;其次能准确推断跨族群效应量相关性;最后可计算族群特异的表达预测权重。
通过大规模计算机模拟验证,该模型性能全面超越现有方法。当应用于TOPMed-MESA和GENOA研究中36,907个跨族群分子表型数据(涵盖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时,SuShiE展现出三大优势:比现有方法多定位18.2%的基因、筛选出的候选变异更精简、功能富集特征更显著。
有趣的是,虽然多数基因的cis-molQTL结构在不同族群中高度保守,但在功能缺失不耐受基因中检测到明显的族群异质性。研究人员进一步将SuShiE推导的效应量应用于"全民健康计划"生物样本库,在六种白细泡相关性状的转录组-蛋白质组关联分析中,新发现25.4%的显著关联基因。这项技术为解析分子性状的cis-遗传架构提供了全新视角。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