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学领域,基因组结构的动态变化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研究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动物基因组并非静态结构,而是通过复杂的分子机制形成拓扑关联结构域(TADs)。这些结构域的形成与环形结构的建立密切相关,而环形结构的形成则依赖于一种称为凝聚素(cohesin)的蛋白质复合物。凝聚素通过一种被称为“环形外推”(loop extrusion)的过程,不断扩张DNA环,从而在基因组中形成稳定的相互作用区域。这一过程受到CTCF蛋白的调控,CTCF通过其在基因组中具有相反方向的结合位点形成屏障,从而定义TAD的边界。然而,尽管这些结构在基因组中的位置和Hi-C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它们的动态特性却表现出一致性,这表明凝聚素的活动可能具有某种全局性规律。
TADs的动态特性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是利用活细胞显微镜技术,实时追踪TAD锚点的运动情况。这种方法能够揭示TAD锚点之间的相互作用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它们在基因组中的动态变化。研究团队通过CRISPR技术在人类HCT116细胞中插入特定的重复序列(如TetOx96和CuOx150),并使用荧光标记技术,对这些区域进行了高分辨率的观察。通过这种方式,研究人员能够在活细胞中直接可视化TAD锚点的运动,并定量分析其相互作用动态。实验中还使用了辅助因子如auxin,以调控凝聚素的水平,从而研究其对TAD结构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TAD锚点之间在基因组范围内经常被带入接近状态,但这种接近状态仅持续6到19分钟,占整个时间的约16%。这意味着,尽管TAD的结构可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其内部的动态变化非常频繁,且主要依赖于凝聚素的活动。此外,研究还发现,TAD几乎总是处于多个环的持续外推状态,由多个凝聚素复合物同时作用,这种现象表明TAD的结构并非由单一的环形结构形成,而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共同维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不同TAD区域的Hi-C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但它们的动态行为却表现出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能源于CTCF结合位点的分布和结合强度,而凝聚素的密度、驻留时间和运动速度则在不同区域之间保持一致。这一发现为构建预测模型提供了基础,这些模型可以基于CTCF结合模式和基因组结构来预测凝聚素介导的染色质相互作用。研究进一步指出,凝聚素的动态行为可能在基因组范围内是统一的,而不是局部调控的,这为理解染色质动态提供了新的视角。
为了更深入地分析凝聚素的动态行为,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基于聚合物模拟的方法。通过调整凝聚素的参数,如密度、驻留时间和运动速度,他们模拟了不同TAD区域的动态变化,并将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模拟结果表明,凝聚素的参数在不同区域之间保持一致,从而能够解释TAD的动态行为。此外,研究还发现,CTCF的结合模式和位置对TAD的动态变化具有决定性影响,而凝聚素的运动速度则被限制在0.5到1 kb/s的范围内,这一速度与体外实验结果一致,但可能受到细胞内环境的影响。
研究还探讨了凝聚素在活细胞中的动态行为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WAPL或STAG亚基可能调节凝聚素的加载和释放速率,从而影响TAD的形成和维持。此外,研究还指出,TAD的动态行为可能受到染色质结构的其他方面的影响,如基因表达水平、染色质的紧凑程度等。这些因素可能在不同的细胞类型中表现出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它们对TAD动态的具体影响。
在实验方法上,研究团队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包括CRISPR基因编辑、荧光标记、活细胞显微镜和聚合物模拟。通过这些方法,他们能够准确地追踪TAD锚点的运动,并定量分析其动态行为。实验数据的分析显示,凝聚素的动态行为在不同TAD区域之间是统一的,这表明CTCF的结合模式和位置可能是调控TAD动态的主要因素。同时,研究还指出,凝聚素的驻留时间和运动速度可能在不同细胞类型中保持一致,这为理解染色质动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研究的局限性也需要被提及。尽管研究团队对多个TAD区域进行了分析,但样本数量有限,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此外,研究主要集中在A区室(transcriptionally active region),而B区室(transcriptionally inactive region)的动态行为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扩展到更广泛的基因组区域,以全面了解凝聚素和CTCF在不同染色质环境中的作用。同时,研究还指出,其他可能影响染色质动态的因素,如染色质的分区化(compartmentalization)或其它外推复合物(如SMC5/SMC6),也可能对TAD的形成和维持产生影响,这些因素需要在未来的实验中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该研究通过活细胞显微镜和聚合物模拟等方法,揭示了TAD动态行为的基本特征。研究发现,TAD锚点之间的接近状态频繁发生,但持续时间较短,这表明TAD的动态变化是高度活跃的。同时,凝聚素的动态行为在不同TAD区域之间保持一致,这为构建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CTCF的结合模式和位置是调控TAD动态的关键因素,而凝聚素的运动速度可能受到细胞内环境的影响。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染色质结构动态的理解,也为进一步研究基因表达调控、DNA修复和V(D)J重排等核内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这些动态过程在不同细胞类型和生理条件下的变化,以及它们在疾病发生中的潜在作用。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