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锌分泌的分子磁共振成像技术可检测胰腺导管腺癌以及对KRASG12D抑制剂治疗的反应 现已可供购买

时间:2025年11月15日
来源:Cancer Research

编辑推荐:

胰腺导管腺癌(PDAC)晚期诊断和治疗受限,研究利用促锌分泌(SSZS)MRI探针检测锌代谢紊乱实现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通过刺激外分泌胰腺分泌锌并MRI成像,SSZS-MRI可在治疗3-5天检测响应,治疗 withdrawal后1天发现复发,且联合使用促锌药物增强效果,为PDAC提供非侵入性诊疗新方法。

广告
   X   

摘要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致命性极高的癌症,主要原因是诊断时已处于晚期,且治疗选择有限。在PDAC中,锌的稳态受到显著破坏,这种紊乱可以通过给予促分泌剂来刺激外分泌胰腺中的锌分泌(SSZS),并使用对锌敏感的MRI探针进行成像来检测。本研究展示了SSZS-MRI在敏感检测PDAC、监测治疗反应以及评估治疗停止后的复发情况方面的潜力。该方法通过观察胰腺的独特锌分泌异常现象来识别肿瘤,从而规避了定位小型、难以发现的肿瘤的难题。在存在恶性肿瘤的情况下,SSZS-MRI能够通过检测胰腺的锌分泌亢进现象来诊断PDAC。PDAC会导致人类和小鼠胰腺中的锌转运蛋白发生紊乱。结合使用促分泌剂(如促胰液素和蓝墨水肽)可以最大化胰腺中的锌分泌量和MRI信号。值得注意的是,SSZS-MRI能够在3至5天内检测到针对KRAS G12D抑制剂的治疗反应,并在治疗停止后1天内就识别出癌症复发。此外,促分泌剂的刺激在两种治疗模型中均能改善治疗效果并延缓复发。这些发现表明,SSZS-MRI有望显著提升PDAC的诊断和管理水平,为优化患者预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成像方法。

意义:

促分泌剂刺激的锌分泌MRI技术在检测胰腺癌、监测治疗反应和判断癌症复发方面非常有效,是一种有前景的非侵入性成像工具,有助于改善患者管理和预后。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