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篇研究通过HELIOS-B随机试验证实,RNA干扰药物vutrisiran能显著改善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心肌病(ATTR-CM)患者的心脏结构与功能。与安慰剂相比,vutrisiran治疗30个月后显著减轻左心室(LV)壁增厚(最小二乘均值差:−0.4 mm)、降低LV质量指数(−10.6 g·m−2),并延缓LV射血分数(LVEF)和整体纵向应变(GLS)的恶化。研究还观察到舒张功能参数(如E/e’比值)的早期改善,为ATTR-CM的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
RNA干扰药物vutrisiran对ATTR-CM患者心脏功能的全面改善
背景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心肌病(ATTR-CM)是一种由错误折叠的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在心肌沉积引发的进行性疾病,导致限制性生理改变、传导异常和心力衰竭。随着诊断技术进步,早期患者比例增加,但疾病仍伴随高死亡率。HELIOS-B试验首次评估了靶向TTR的RNA干扰药物vutrisiran对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研究方法
这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纳入654例ATTR-CM患者(93%男性,88%野生型),比较每12周皮下注射25 mg vutrisiran与安慰剂的效果。通过标准化超声心动图评估基线及治疗后30个月的心脏参数,包括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整体纵向应变(GLS)和舒张功能指标(E/e’比值)。
核心发现
心脏结构改善:vutrisiran显著抑制LV壁增厚(较安慰剂差异−0.4 mm,P=0.03)和LVMI上升(−10.6 g·m−2,P<0.01),提示心肌淀粉样沉积减少。
舒张功能逆转:治疗组早期(12个月)即出现E/e’比值下降(差异−2.0,P<0.01),源于侧向e’速度提高(+5.5 mm·s−1),反映心室顺应性改善。
收缩功能保护:vutrisiran延缓LVEF下降(差异+2.0%,P=0.02),维持LV每搏输出量(+4.1 ml,P<0.01),且GLS恶化程度减轻(+1.2%,P<0.01)。
机制探讨
vutrisiran通过降解肝细胞TTR mRNA,快速降低循环TTR蛋白水平。其心脏保护作用可能源于:
减少新淀粉样纤维沉积,延缓心肌重构
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缓解舒张期僵硬度
维持LV每搏量,打破限制性生理的恶性循环
临床意义
该研究首次证实RNA干扰疗法可同步改善ATTR-CM的结构与功能异常:
舒张功能参数(如E/e’)的早期改善预示心衰住院风险降低
LVMI与GLS的变化与既往报道的NT-proBNP下降趋势一致
在40%患者联用tafamidis背景下仍显示显著疗效,支持联合治疗策略
局限性
研究人群以老年男性野生型ATTR-CM为主,对罕见变异型或女性患者的适用性需进一步验证。此外,瓣膜病变严重度未纳入分析可能影响部分功能参数的解读。
未来方向
需延长随访以明确vutrisiran对晚期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并探索其与新兴疗法(如抗纤维化药物)的协同效应。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动态变化或可作为新型替代终点加速临床评估。
这项研究为ATTR-CM的精准治疗树立了新标杆,证实靶向致病蛋白的基因沉默策略能从多维度逆转疾病进程。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