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现在绝大多数专家认为狗是自我驯化的。早期人类的营地旁会留下成堆的野兽尸体,对于那些敢于接近人类的狼来说,这绝对是饕餮大餐。这些狼生存期更长,产下的后代也更多。一代又一代,狼的胆子越来越大,终于开始接受人类喂食。当人类祖先意识到这些动物的用处之后,他们开始了更积极的第二阶段驯化,将早期犬类培养成猎手、牧羊者和卫士。
生物通报道:研究犬类起源的科学家们总是在不停的争论,比如狗起源于什么地方、什么时期、用什么方法研究最合适等等。不过他们对狗驯化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虽然这也经过了一个世纪之久。
1907年英国科学家Francis Galton提出,我们的祖先捕获了一些幼狼,并将它们带回营地作为宠物饲养。这些狼后来成为了人类的好朋友——狗。长着大眼睛和大耳朵的幼狼的确很可爱,Galton的理论也在很长时间里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不过,科学家们最终意识到驯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花费数百甚至数千年。早期人类可能的确饲养了可爱的小狼,但它们长大时依然还是野性的生物。
现在绝大多数专家认为狗是自我驯化的。早期人类的营地旁会留下成堆的野兽尸体,对于那些敢于接近人类的狼来说,这绝对是饕餮大餐。这些狼生存期更长,产下的后代也更多。一代又一代,狼的胆子越来越大,终于开始接受人类喂食。当人类祖先意识到这些动物的用处之后,他们开始了更积极的第二阶段驯化,将早期犬类培养成猎手、牧羊者和卫士。
为了查明狗起源的时间和地点,科学家们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发现了第二阶段驯化的有趣线索。举例来说,他们比较了数以千计的古代狗和狼骨骼。研究显示,古代狗的背部变得平坦,很可能背上驼有重物。研究人员还发现,古代狗缺失了一对臼齿,说明它们可能戴着拖车的缰绳。狗的这些服务加上其狩猎技能,为现代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结果现代人在竞争中战胜了尼安德特人(穴居人),最终安定下来开始农耕。
本周Science杂志上还刊登了一篇文章,解释了人类是怎样与狗成为好朋友的。日本麻布大学的Takefumi Kikusui发现,当狗和人对视的时候,二者体内的催产素水平会升高,这种激素与信任和亲密感有关。当母亲与宝宝对视的时候,催产素水平也同样会升高。早期的狗可能利用这一点,与人类家庭建立更好的关系。(延伸阅读:Science封面:狗狗如何偷走我们的心)
催产素研究和骨骼数据不仅阐明了狗的驯化之路,“我们对这一过程知道得越多,就越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牛津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Greger Larson说。
生物通编辑:叶予
生物通推荐原文:
How the wolf became the dog
Oxytocin-gaze positive loop and the coevolution of human-dog bonds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