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对越冬蝴蝶繁殖影响的深度解析:挑战与机遇并存

时间:2025年4月22日
来源:Basic and Applied Ecology

编辑推荐:

在昆虫数量下降与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人员以菜粉蝶(Pieris napi)为对象,探究暖春对其繁殖的影响。结果发现,暖春虽增蛹期质量损失,但成虫取食花蜜可补偿,这为蝴蝶保护策略提供了新依据。

广告
   X   

近几十年来,全球昆虫数量和生物量呈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温带地区,农业集约化导致昆虫栖息地丧失、简化和碎片化,使得昆虫数量锐减。与此同时,气候变化也在加剧这一危机,它不仅对昆虫栖息地产生影响,还对昆虫种群构成了新的威胁。昆虫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下降会对其他生物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严重后果。例如,传粉昆虫数量减少可能影响植物的繁殖,进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蝴蝶作为一类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昆虫,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对象。蝴蝶的繁殖策略可分为 “资本” 繁殖和 “收入” 繁殖。“资本” 繁殖者依靠幼虫阶段积累的能量和资源进行繁殖,而 “收入” 繁殖者则依赖成虫阶段获取的资源。对于以蛹或成虫形式越冬的蝴蝶来说,暖春可能会带来诸多挑战。较高的温度会提高代谢率,导致能量储备在羽化前进一步消耗,而这些能量储备对于卵的生产至关重要。此前的研究虽已揭示了一些昆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但对于蝴蝶在暖春条件下的繁殖情况,仍存在许多未知。

为了深入探究暖春对越冬蝴蝶繁殖的影响,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以菜粉蝶(Pieris napi)为研究对象展开了研究。菜粉蝶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其幼虫以十字花科植物为食,成虫则以花蜜为食。该研究通过多因素滞育实验,模拟不同的暖春条件,观察菜粉蝶的繁殖情况。研究结果发表在《Basic and Applied Ecology》上,为我们理解蝴蝶在气候变化下的生存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首先,进行昆虫饲养实验,在瑞典半自然草原采集 15 只野生受孕雌性菜粉蝶,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幼虫滞育,饲养并收集大量蛹。其次,设置不同的实验处理组,将蛹分为不同批次,在不同温度和时长的条件下进行滞育后发育,模拟暖春和冷春、长滞育和短滞育的不同组合。最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使用 R 软件进行 ANOVA 分析、广义线性模型拟合等,还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来探究滞育处理对蝴蝶繁殖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

研究结果


  1. 滞育后处理的直接影响:研究发现,暖春和长滞育期显著增加了蛹到成虫阶段的体重损失比例。这一变化导致蝴蝶身体状况指数下降,即成虫体重与翅长的比值降低。同时,在转移到 20°C 的环境后,经历暖春和长滞育期的蛹发育速度更快。此外,蛹的存活率普遍较高,较大的蛹和雌性蛹的存活率相对更高。
  2. 对适应性的间接影响:蛹到成虫阶段体重损失比例较大的个体,在产卵第一周的繁殖力较低。然而,对繁殖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成虫是否能获取糖 - 蜂蜜溶液(模拟花蜜)。获取该溶液不仅使产卵率提高 50% 以上,还显著影响雌性能否产卵。在产卵后期,雌性成虫的寿命成为决定繁殖力的关键因素,糖 - 蜂蜜溶液可使成虫寿命延长 55%,长滞育期也能使成虫寿命延长近 10% 。结构方程模型表明,获取糖 - 蜂蜜溶液对繁殖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蛹的质量,而蛹体重损失比例对繁殖力的影响相对较小。

研究结论与讨论


综合研究结果可知,暖春和长滞育期虽会增加蛹的质量损失,但只要成虫能获取花蜜资源,其潜在繁殖力并不会受到影响。这一发现挑战了之前认为蝴蝶是 “资本” 繁殖者的观点,表明蝴蝶更倾向于 “收入” 繁殖者。因为花蜜中的糖分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虽然无法替代滞育期间消耗的必需脂肪酸,但能为新陈代谢提供能量,延长成虫寿命,从而实现潜在的繁殖优势。

此外,研究还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暖春处理下的蝴蝶在获取食物补充时,早期产卵率会意外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温度对新陈代谢的 “前期效应” 。虽然这种效应是短期的,但在食物受限的环境中,却能增加蝴蝶的终生繁殖力。另外,长滞育期虽导致蛹质量损失最大,但最终却增加了总繁殖力,这主要是因为成虫寿命延长,且在获取花蜜时这种优势更为明显。

该研究对未来昆虫滞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应全程监测昆虫个体的生命周期,以全面评估实验处理对其适应性的影响。其次,在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到如升温等处理可能会通过 “前期效应” 提高昆虫短期性能,从而掩盖对潜在终生繁殖力的负面影响。再者,尽管暖春对蛹质量损失有明显影响,但对脂质损失的影响较小,这可能与必需脂肪酸在总脂质中占比较小有关,且个体间生物速率的差异可能与新陈代谢率的差异有关,这种差异可能是遗传或发育起源的 。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暖春对越冬蝴蝶繁殖的复杂影响,强调了花蜜资源在维持蝴蝶繁殖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为蝴蝶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蝴蝶种类在暖春条件下的繁殖策略差异,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生态系统管理来增加花蜜资源,从而更好地保护蝴蝶种群。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