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Bryan Johnson的长寿极端实验:逆转衰老的生物黑客之路与大众启示

时间:2025年9月22日
来源:New Scientist

编辑推荐:

科技富豪Bryan Johnson以自身为实验对象,开展逆转衰老的极限研究。通过多组学监测、年轻血浆输注等激进干预,探索系统性年龄逆转(age reversal)的可能性,为人类抗衰老(anti-aging)研究提供极端案例参考。

广告
   X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如何延长健康寿命(healthspan)而非仅仅生存年限已成为现代医学的核心挑战。传统抗衰老研究多聚焦于单一机制或局部干预,但科技企业家Bryan Johnson却以自身为"人类实验场",开展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身性年龄逆转实践。这位曾创办支付公司Braintree并获利颇丰的企业家,如今每年投入数百万美元推行其"蓝图计划"(Project Blueprint),试图通过极端量化监测和多重干预手段,将45岁的身体机能逆转至18岁水平。这一激进尝试被外媒称为"史上最全面的抗衰老实验",其最新进展由《New Scientist》深度报道,为衰老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极具争议性的现实案例。

Johnson的研究团队采用多组学整合分析(multi-omics integration),包括全基因组测序、表观遗传时钟(epigenetic clock)监测和代谢组学 profiling。通过建立包括100+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的每日监测体系,跟踪包括炎症指标(如CRP)、代谢参数(如血糖波动)和器官功能变化。关键技术包含年轻血浆输注(young plasma infusion)、严格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高强度运动干预和光生物调节(photobiomodulation)等。所有生理数据均与其23岁儿子和17岁父亲的平行监测进行对照分析。

生理年龄的系统性逆转

通过DNA甲基化年龄检测(DNA methylation age testing),Johnson的表观遗传年龄被证实显著低于实际年龄。其表观遗传时钟显示多个器官组织的生物学年龄相当于30余岁群体,较实际年龄年轻逾10岁。研究人员认为这证明系统性干预可能逆转表观遗传衰老标志。

器官功能的多维度优化

心脏超声显示其心脏功能相当于37岁水平,皮肤生物年龄测定为28岁,肺活量及VO2max(最大摄氧量)达到顶级运动员范围。MRI脑部扫描显示海马体体积和神经元活性与35岁健康个体相当,证明神经退行性进程可能被延缓。

代谢与炎症标志物显著改善

空腹血糖稳定在4.5-5.0 mmol/L范围,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提高85%。C反应蛋白(CRP)持续低于0.3 mg/L,白细胞端粒长度(telomere length)较干预前延长0.8 kb。线粒体功能检测显示ATP产量提升40%,表明细胞能量代谢得到优化。

干细胞激活与组织再生证据

循环干细胞(circulating stem cells)数量增加300%,肌肉活检显示卫星细胞活性增强。皮肤胶原蛋白密度达青年水平,骨密度T值维持+1.5SD,表明多组织再生能力可能被重新激活。

该研究首次证实极端系统性干预可能实现多器官年龄逆转。Johnson团队创建的"衰老逆转评分体系"(age reversal scorecard)显示其整体生理年龄较实际年龄年轻5.2岁。尽管这种激进方法难以普及,但为衰老生物学提供了重要启示:衰老可能是可逆的生物学过程而非单向进程。研究证实表观遗传重编程(epigenetic reprogramming)、代谢重组和炎症控制可能是逆转衰老的关键通路。该案例为开发针对大众的年龄干预方案提供了极端参照,同时警示科学界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抗衰老干预伦理规范。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观测结果均来自单一个案,其普适性仍需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生物通 版权所有